□撰文/孔冰欣 攝影/任國強
  在過去的一年裡,《上海·畫報》走過了這座城市許許多多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,如今年關將至,它們究竟是風景舊曾諳,還是故貌換新顏?再一次地,帶上紙筆、相機,我們踏上了旅途。
  斯文里
  先前,因為東斯文里,關於弄堂的話題一度攀上了熱詞榜。這一片上海規模最大的舊式里弄百年建築共12埭、388幢石庫門房子,將被全部拆除。對於蝸居其中的老居民來說,遠去的斯文未必是局外人眼中一曲戀棧的輓歌,在那本卷帙浩繁的“上海弄堂論文集”里,他們讀到了太多想當然的偽命題。
  這次動遷,有居民用安置款在別處立業成家,一輩子操心的事情終於有了著落,對舊居的不舍似乎已無必要,但是——“你說過去的生活有多好,也不是。我回來,看到這些房子,就想起一幕幕的故事;如果建築沒有了,可能回憶也沒有了。”也有人如是說。
  虹鎮老街
  虹鎮老街是真的不能再被冠上“老街”,“窮街”的前綴了。
  《上海·畫報》 對虹鎮老街的記錄始於2012年8月2日出版的第一期,那時候,人們未知前路,心懷忐忑;如今,一切塵埃落定。日漸空蕩的弄堂籠罩在名為告別的情緒場之中,未來,正向老街人緩緩推進。
  最後放開那桌圓臺面,嘗過餛飩,喝過下午茶;最後聚在一起聊聊,一起擁抱;最後回頭看一眼,然後豪氣轉身,臉上帶著笑意。
  一個最新的消息:虹鎮老街3號地塊將建大型商業項目。西側規劃為商業文化設施,包括4棟樓,分別為商業、餐飲、音樂廳和13層樓的酒店;東側為面積2061平方米的公共綠地,項目總用地面積2.6萬多平方米。屆時,周邊居民將能在家門口休閑血拼、欣賞音樂會。
  若干年後,市民將在專題紀念館里,看到已從地圖上消失的虹鎮老街,留下的一點印記,一點念想。
  楊樹浦、八埭頭
  楊樹浦路,“工業楊浦”的典型縮影。這條上海最早的馬路之一,也奠定了申城的工業文明——自來水、電力、煤氣、棉紡等現代生活必需品,都是從這裡源源不斷地輸入千家萬戶;與此同時,圍繞楊樹浦路形成大片工人居民區。如今,這條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和現代工業的走廊將迎來歷史性的轉折,根據規劃,約50萬平方米的濱江核心區重大項目將在此相繼出爐,百年“工業銹帶”如何“華麗轉身”,讓人期待不已。
  王紹淼,濱江地帶老居民之一,現在已經搬到了中原,享受到新居的種種利好便捷。“房子大了,乾凈清爽,心裡真的很高興。”老王也算個攝影發燒友,如今諸事如意,背著相機到處轉,好不瀟灑。
  楊樹浦水廠不遠處,在建的漁人碼頭初顯規模,可以預見,竣工之後,必將給世人一次驚艷的亮相。
  八埭頭的繁榮興起離不開楊樹浦路,這段時間,估計大伙兒都忙著籌划過年了。百年曆史的康明照相館又迎來了拍全家福的節點,楊家宅、紡三里的阿姨爺叔們則開始為年夜飯燒什麼、牌局可以湊幾桌而傷腦筋,忙了一年,是時候好好放鬆下了。
  武康路、七浦路
  這是兩條風格截然不同的馬路,一靜一動,一雅一俗。靜中有幽情,動中聞人氣;雅調清貴,俗風熱鬧;總之各有千秋。
  七浦路忙著提升形象,品牌經營進行時。而秋冬時分,武康路的梧桐也大大出了把風頭。滿地金黃,風情萬千,惹得訪客徘徊流連,不忍離去。徐匯區率先試點的“落葉景觀路”大獲成功,游人如織的同時也讓清掃馬路的環衛工人小小地糾結了下:垃圾仍需清掃,但要留心保持落葉的繽紛美觀,真是既辛苦體力又考驗審美啊。
  明年是否擴大試點範圍?且拭目以待。  (原標題:2013地塊轉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k24gktr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